感觉很多心理学相关的都有巴纳姆效应,怎么回事呢?

就比如说体液学说、十二感官、九型人格等等,我觉得都有一点巴纳姆效应,各位老师能帮我解解惑吗?
已邀请:
楼主你好!
我是鲸鱼社工樱叶~
能提出这样的问题,看来你对心理学确实有不少研究呢!
我们先从巴纳姆效应的定义入手吧,所谓巴纳姆效应,是指人往往具有一种倾向,容易收到外界信息的暗示,从而出现自我认知的偏差。
从这个角度看,并不是说像体液学说这样的测试会有巴纳姆效应,而是人们在自我认识的过程中本来就有这种倾向。
事实上,世上最难的事情,莫过于“认识你自己”,这是哲学层面提出的人一生都在追求的问题。
而你提到的体液学说,九型人格等,都是由人提出来的一种认识自我的方式。可以说,他必然不可能是完美的,也无法解决人本身存在的巴纳姆效应。
可以说,大部分的人格测试都是一种双刃剑似的存在:对于自我认识模糊的人来说,一个不好的测试结果,可能让他陷入更深的烦恼;对于自我认识清晰的人来说,测试结果是对自己认识的反省,更加加深自我的认识。
说了这么多,其实并不是心理学的各类学说有巴纳姆效应,而是人本来就存在这样的效应。学说只是工具,而人则要正确使用工具,即摆脱巴纳姆效应,才能得到更清晰的认知。
不知道有没有解决你的一点疑惑?
祝好~
(壹心理鲸鱼社工?)

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